如今,氾濫成災的塑膠,對大自然環境造成的危害已是一個不分國界的威脅,若要改善現況、減少塑膠汙染,國際間的共識與合作至關重要。作為致力於促進國際事務發展的重要組織,聯合國於2022年年初召開的聯合國環境大會(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Assembly, UNEA 5.2),在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 Kenya)通過了一項歷史性決議。
「減塑之戰」的歷史性里程碑!聯合國將制定《全球塑膠公約》
史上第一部具約束力的塑膠公約!《巴黎協定》後最重要的綠色協議
全球175國代表參與,於2022年2月底在肯亞首都奈洛比舉辦、為期3天的聯合國環境大會,針對各式環境議題進行商討,通過了多達14項決議,其中,為了因應塑膠長久下來對地球造成的危害,2022年3月2日,會中通過決議將制定歷史上第一部正式、且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目標在2024年完成協議制訂,以落實塑膠管制,達到有效減塑。
作為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以來最重要的國際協議,此公約除了將要求國家及大型跨國企業大幅降低塑膠用量、停止使用一次性塑膠,更明確提出應針對塑膠從生產到廢棄的整個生命週期進行規範,使之有標準可循。據統計,目前人類每年產生4億噸的塑膠垃圾,而若不做任何改善,預估到了2050年,此數據將暴增至11億公噸,對環境造成無遠弗屆的傷害!因此環境大會在此刻做出的決議,無疑是減塑運動的一大突破,也顯示出當前嚴峻的塑膠汙染,透過國際間的法律文書來要求各國共同一致對抗塑膠危機已是必要措施。
環保與經濟的兩難?公約制訂之路崎嶇?
為求各國達成共識並落實《全球塑膠公約》的規範,大會也同時宣布將成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來商議此公約的條文細節。由於此《公約》將具法律約束力,任何違反條款的國家都將面臨追究及制裁,因此協商的內容不僅受到各界高度關注,過程中也難免因各自立場的不同而產生歧見——2022年11月28日,於烏拉圭登場的首輪談判便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全球塑膠生產大國,如美國及中國,主張應採用《巴黎氣候協定》的方式,訂定大方向,讓各國根據自身國情做相對應的措施,而非以全球一致的標準作為規範;而在減塑上較積極一方,如歐盟和非洲國家,則指出過去即因缺少一致性規範,減塑只能仰賴各國自願措施,而導致效果不彰,更遑論塑膠汙染規模太過龐大,已無法靠單一國家的政策解決。
上述兩派的爭論反映出即使諸國對環保減塑已有共識,到正式落實之前,《公約》尚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而作為整合各方的聯合國則扮演了最重要的推力,唯有妥善運用國際力量促成,才能讓全球減塑專案有所進展、使全民走在正確道路之上。
減塑必經之路!公約的效益與影響力
雖然《全球塑膠公約》在協商過程中尚存顛簸,但「聯合國環境大會通過制定《全球塑膠公約》」此一決議,已在世界發揮深遠的影響力。大型食品企業如百事、雀巢等品牌,逐漸以可回收的包裝材料,替換一次性塑膠;各國投資者在評估企業之時,開始將期ESG績效視為重要參考指標;傳統石化產業也積極投入研發,尋找產業轉型的可能。以上種種,皆顯示了地球公民對塑膠汙染的重視,以及減塑一事上,身體力行的決心!
《公約》尚未落實,卻已改變我們生活中諸多事物原先運行的方式。雖然塑膠汙染不是單靠此一契約便能徹底終結,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全球塑膠公約》是「減塑」這條漫漫長路上的燈塔,為全民指引出一個正確及光明的方向。而法律規範只是最底線,最重要的莫過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環保意識培養,以及自發性地減少、拒絕使用塑膠製品的實際行動,用我們手中小小的力量,一同在終結塑膠之路上前行!